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癌发生的“帮凶”

来源:感康体检网
发布时间:2024-03-29 19:22:27
点击量:576
标签:

  胃癌 很多人都听说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P),也听说过它与胃癌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当体检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迹象”时,便感觉像“摊上了大事”,惶惶不可终日。那么,到底什么是幽门螺杆菌?人体是怎么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吗?以下将详细介绍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的联系。 很多人都听说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P),也听说过它与胃癌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当体检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迹象”时,便感觉像“摊上了大事”,惶惶不可终日。那么,到底什么是幽门螺杆菌?人体是怎么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吗?以下将详细介绍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的联系。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生长于胃及十二指肠,呈螺旋结构并具有鞭毛,这种特殊结构有利于它的运动。

  我们都知道,胃内环境是强酸性的,大多数细菌无法存活,并且胃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黏液层,保护胃黏膜不受破坏。

  但是,由于幽门螺杆菌具有特殊的运动结构,因此它可以穿过黏液层到达胃黏膜。另外,幽门螺杆菌还可以分泌一系列的酶以减少胃酸分泌,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经过对周围环境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幽门螺杆菌最终可以在人的胃中安逸的生存下来。

  如何感染幽门螺杆菌?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以人为宿主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感染率颇高。我国居民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 50% 以上。目前已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有较密切的关系。

  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较常见,但是目前研究者对它的感染途径仍然存有争议。目前研究认为,“粪-口”途径、“口-口”途径都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也就是说,通过食物、水以及经口喂食、亲吻、打喷嚏等都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

  感染后会引起什么症状?

  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其生长会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还可能会出现餐后打饱嗝、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胃肠疾病症状。

  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者,可能因其对胃黏膜的破坏而发生慢性胃炎、胃溃疡,从而出现打嗝、恶心、反酸、上腹痛等相应表现。

  幽门螺杆菌还可能导致消化道内菌群失调,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一系列消化道疾病症状。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何关系?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 指南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吸烟、高盐饮食及其他饮食因素均为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目前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多种胃部疾病的发生,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但是,即便患有上述胃部疾病,患者也不一定会得胃癌。有研究显示,在所有胃癌患者中,75%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尽管如此,上述结论仅可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胃癌患病的高危因素,但并不代表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导致胃癌发生。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有观点认为,胃癌的发生进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胃癌。在整个过程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只是其中一个危险因素,它分泌的毒性物质可以破坏胃黏膜,使各种致癌因子更容易直接改变、破坏胃黏膜细胞,从而发生胃癌。换句话说,幽门螺杆菌不是导致胃癌发生的“凶手”,但是由于其破坏了胃黏膜的保护屏障,间接促进了胃癌的发生,是导致胃癌发生的“帮凶”。

  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发生有着一定相关性,但并不存在绝对因果关系。尽管很多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但感染者中最终患胃癌的却很少。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幽门螺杆菌是可以通过正规治疗根除的。因此,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不要惊慌,及时就医,遵从医生建议进行规范治疗,有助于减少胃癌的患病风险。

推荐体检中心

本文由感康体检网编辑发表。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

热门体检套餐

 

大家都在看

最新胃癌相关内容

快速预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