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和遗传有很关系的,糖友家人都要警惕患病,而高强度运动可致血糖增高,所以健步走最适合糖尿病患者,专家建议,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每天至少走6000步。
今年58岁的王阿姨一年多前查出糖尿病,通过药物控制,再加上常到公园跳健身舞,倒也和糖尿病“相安无事”。前两天儿子阿汉给她买了一台血糖仪,收货后王阿姨心血来潮也帮儿子测了下血糖。没想到,同样是测空腹血糖,儿子的血糖水平接近7mmol/L,比她的还高,“难道买的是流野?”但之后两天的结果也相近。在她的督促下,儿子到医院进行了两次抽血检查,结果显示确实是空腹血糖超标。在诊室里,医生了解到做程序工作的阿汉长期久坐、不爱运动,体重已经达到110公斤。医生提醒阿汉,他已经进入了糖尿病前期,必须好好注意了。
专家表示,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另外也有很大的遗传因素。家中有人患了糖尿病,家人也要对此多加注意,建议家人能陪糖尿病患者一起运动,既融洽感情又能防病。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的健步走是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专家建议,身体条件允许的糖友每天最少走6000步。
专家现身说法:
坚持健步走脱掉糖尿病前期“帽子”
专家说,现在发现不少市民,尤其是工作忙的白领,喜欢“暴饮暴食”式的运动:周一至周五不运动,周末才补偿式地运动,这与行为医学提倡的规律运动相悖。导致暴饮暴食运动方式的原因多是没有时间、没有运动场地,为此专家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我曾经是1.5亿糖尿‘后备军’中的一员。我就是通过健步走,每天走1小时,现在体重减掉了20斤,糖耐量也正常了。工作再忙都不是阻碍健步走的理由。比如我到机场坐飞机,过安检后我不会马上上飞机,而是在候机室里面来回走动,一般都能走个20分钟。”
至于健步走的时间,专家表示没有定论,一般推崇饭后尤其是晚饭后走。但“饭后”不是指撂下碗筷就去走,因为糖尿病患者往往胃部消化功能不好,最好是平躺半小时再开始。
高强度运动反而导致血糖增高
改革开放以前,糖尿病患病率只有0.7%,而现在全国9.7%的人有糖尿病,这是9400万的“庞大阵容”,更可怕的是,还有另外15.5%即1.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这与生活条件改善、生活方式改变有很大关系。专家指出,现在一些年轻人吃得好又不运动,整天窝在电脑前打游戏,如果患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糖尿病“后备军”将不可避免的最终成为糖尿病患者。
然而,因生活方式改变而增加发病的糖尿病,同样可以靠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控制。“管住嘴、迈开腿”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轻微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六成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发展为糖尿病“正规军”。
研究表明,规律运动对糖尿病确有好处。从糖尿病病情本身来说,运动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度,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另外,运动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减少体内脂肪堆积,降低及保持体重。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高强度的运动反而会加强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增高,同时使过氧化脂质分泌增加,氧化应激程度加重,加重并发症。中等强度运动才能使葡萄糖利用增加,降低血糖,有益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家里有了糖尿病人
多进行全家锻炼
有氧运动就是中等强度的运动,在各种有氧运动中,健步走是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一项运动。专家介绍,健步走实际上就是一种“规范化的散步”,讲究姿势、速度——姿势上要求昂首挺胸,行走的速度和运动量一般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据了解,每走一步,可以牵动全身95%的肌肉,不仅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还可以调整新陈代谢,对防治心脑血管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及肥胖等都很有帮助。健步走还可以增加骨质密度、强筋健骨、减轻精神压力和调节心理状态等。
专家提倡糖尿病患者每天步行6000步,时间约1小时,做家务等体力活动可以冲减一些运动量,而作为专门的锻炼,每次时间持续在30分钟以上效果最好。“6000步是一个起步,之后可以逐步提高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倡的每天一万步。不过最重要还是把握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心肺能力、腿脚活动性量力而行。”专家表示,对于行动不便的糖尿病患者,提倡“能动多少是多少”,即使是躺在床上,活动活动手脚也比不动要好。
为何提倡健步走而不是慢跑?专家解释,一方面,最新研究表明,走路时脚底落地时所承受的冲力是体重的1.5倍,慢跑是2倍~3倍,而快跑是7倍,糖尿病患者多是上了年纪,健步走有益于足底健康,避免关节损伤;另一方面,每次锻炼提倡在30分钟以上,若是慢跑,未必人人都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而健步走则更加大众化。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提醒自己家人注意。由于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和遗传有关,一家人由于饮食习惯相近,又共享相近的基因,一个家庭内有可能会出现几个糖尿病患者。专家建议,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多组织些家庭户外活动,既有助于预防或控制糖尿病,也能融洽感情,一举两得,“建议不要对孩子以‘出去吃一顿'作为奖励,要奖就奖出去玩、去运动。”
温馨提示:希望上述相关介绍能给你带来帮助,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或疑问,可以查阅相关疾病文章或者免费在寻医问药网上提问,我们有数万名优秀医生会员为您解答。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社区康养已经成为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区康养...[详细]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科学抗衰老,延缓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成为许...[详细]
新年开学之初,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问题引发了大量的讨论,从预防和临床治疗的角度,...[详细]
很多“阳过”的人都有这么一个感受,那就是咳起来实在要命。咳嗽作为新冠感染最常见的...[详细]
持续3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各地肆虐。但正如人们常说的,大疫出良方,以连花清瘟...[详细]
因为近两年疫情的原因,一提到连花清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其实...[详细]
近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在其主办的120期《儿科通讯》上,发布了...[详细]
“咳得喉咙都撕裂、胸口都痛!”“因为一直在咳嗽,睡不了整觉,太难受了!”“感觉肺...[详细]
近日,北京、浙江、江苏、河南、四川、广东惠州、海南三亚等地发布最新研判,已经渡过...[详细]
营养专家认为,老年(老年食品)人为少患疾病,在饮食上应坚持以下六大原则。营养专家...[详细]
老年人,其营养要求和成年人基本相同,但由于生理、心理以及免疫机能上的变化而有其特...[详细]
我国有句俗话“老人喝粥,多福多寿”。从古至今,很多老年人都把这句话当作养生名言,...[详细]
欧洲营养学专家指出,合理饮食能够预防老年痴呆症。这合理饮食特指地中海饮食结构(地...[详细]
吃肉的主要目的是摄取蛋白质,但一些老人牙齿脱落,咀嚼困难,胃肠功能减弱,对肉类食...[详细]
生活中老年人常受消化不良和便秘困扰,极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常常服...[详细]
近几年来,市场上经常见到老年人用的蛋白粉产品。蛋白粉是不是对老年人都好呢,老年人...[详细]
最近伊利诺大学和哥伦布思大学的科技工作者在动物实验的过程中,对番茄和芥蓝共食可抑...[详细]
老人饮食备受关注。老人吃肉,是一个很现实而敏感的话题,实际上不少老人是喜欢吃肉的...[详细]
萝卜有顺气、健脾消食、化痰清热、利尿等功能。有研究证明,将萝卜绞汁后服用可阻止胆...[详细]
热门推荐
清代人之饮食养生观
饮食养生
预防老慢支多吃“白食”
养生煲汤如何选料
拥有完美乳房的食疗秘诀
秋季喝粥防干燥
神经衰弱用食疗轻松生活勿紧张
胃炎全靠养药膳来帮忙
如何吃苦瓜
参芪红枣乳鸽汤-延年益寿补气健脾汤
中医饮食养生的四大特色
巧择食物调情志
食海泛舟
熬夜综合征咋补
四种虚弱体质的中医养生方法
蜂王浆的10大功效
更年期综合症吃点啥
药食:核桃补脑又长寿
多吃鸡益五脏补虚损
养元鸡子抗衰老
常食落花生扶正补虚
节食欲以延年
膏方缺憾告诉你
中医食疗帮你解决阴虚火旺
吃鲜香椿最好用开水烫
韭菜4种食法益精壮阳
粥油赛过参汤
“天然汁”疗法阻击癌症
绿色蔬菜巧养生
长寿妙招:水果有助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