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 >中医频道 >中医药常识 >用药禁忌 > 汗法禁忌

汗法禁忌

更新时间:2024-04-26 21:46:06

汗法是中医的治疗八法之一,主要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发汗祛邪的方法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汗法是《伤寒论》常见的治疗方法,由于发汗为祛邪之法,用之不当,易于伤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反复指出其禁忌,涉及条文达二十余条。下面笔者试从体质、脉症、疾病、误汗的后果等方面结合原文,探讨汗法的禁忌。

禁汗之人

原文83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咽喉乃肺胃之门户,人体之要道,肺肾之脉贯其间,三阴经所循行之处。生理情况下,咽喉必赖肺、肾的滋养。若咽喉干躁,则为津液不足之象,尤其是肺肾阴虚。阴液不足,则发汗无源,强行发之,不仅伤阴,更助阳热,以致阴伤热炽,导致变证。因此虽有太阳表证,亦不可辛温发汗。

原文84条:“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久患淋病之人,多由于下焦蓄热,津液受损,久则伤阴,若误汗伤阴,使邪热炽盛,不但津液愈亏,更迫血妄行而引起便血之证。因此虽有太阳表证,亦不可轻用辛温发汗。

原文89条:“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病人中焦脾胃虚寒,反发其汗,则阳气愈微,胃中冷甚,胃寒气逆者,可见呕吐,若有蛔必不能安,故必吐出。素有中寒,复感外邪者,法当温中解表,切不可强发其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且血汗同源,气血互根,峻汗必伤及气血阴阳,故虚人外感不可用。由此可见,咽、淋、疮、衄、血、汗、寒诸般阴阳气血不足之证,虽有伤寒表邪不解,亦当禁用峻汗之法。语云:强人伤寒发其汗(指用麻黄汤);虚人伤寒建其中(指用小建中汤),可谓要言不繁。

禁汗之脉

原文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由脉浮数,可知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等证同时存在,为病在于表,法当以汗解之。此时若误下之,非但表邪不解,而又徒伤正气,因而出现身重、心悸的气血两虚之证。此时,就不能再发汗了,可待其气血津液恢复便自汗出而愈。尺中脉微,反映了肾中阳气不足,清阳之气不能充身,加之表邪困阻,故身重;阳虚心神不能自主,故心悸;尺以候里,微为阳虚之主脉,更为里阳虚之佐证。因此,表证误下致里阳虚,而表证仍在者,为伤寒夹虚,不可再汗。若发虚人之汗,必正气更上,徒生变证。须待正气充实,表里气复,津液调和,而后汗出乃愈。

原文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本条论述了尺中脉迟营血不足者,禁用发汗。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之典型脉象。由于寒邪束表,营阴郁滞,必有身疼痛之症。脉浮紧且身疼痛,证属伤寒表实,当以麻黄汤发汗为宜。若此时脉象并非“脉阴阳俱紧”,而见“尺中迟”,则又另当别论。尺脉候里,迟涩不利为营血不足之象,此为里虚兼表,虽有表证,不可发汗。由于血汗同源,发汗则营血更伤。由此可见,发汗当以表实而里不虚者为辨证要点。

以上两条均以脉象论禁,以脉代证,一为阳虚里气不足,一为阴虚营血亏损。此二者皆伤寒夹虚之证,故当禁用汗法。

禁汗之病

仲景论禁汗之病症,亦是本着前文所述禁汗之原则进行。与论禁汗之人、禁汗之脉相类似,同是其总原则在各个病症中的具体应用。原文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太阳病,桂枝证,治法自应汗解。若汗不如法,或发汗太过,则疾病未解,转而或妄用吐下、温针,致使病邪或自表入里、或由阳入阴、或损及脏腑,此时不可再用桂枝汤发汗解表。阳明经证脉多洪数,治当用清热之法,然亦有其脉并不典型,在疑似之间,则须详辨,以免误用汗法。如原文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由于“脉浮而紧”非太阳病而是阳明病,是以不可发汗。若误用辛温发汗,不但劫伤津液,且辛温助热,反使火势上炎,热扰心神,故见烦乱不安,神昏谵语等证,等等。

综上所述,凡属营阴素虚、气血不足以及气虚阳微、津液耗伤的病人,虽有太阳表证,也不可轻用汗法,以免犯虚虚之戒,导致一系列的变证出现。

本文由感康体检网编辑发表。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

最新更新

最新用药禁忌

快速预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