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酒是常用的饮料,饮酒过量可引起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疾病,称为酒精中毒(alcohol poisoning) 或乙醇中毒 (ethanolpoisoning)。 病因病理: [病因] 酒中有效成分是乙醇(ethanol),别名酒精,是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具有醇香气味。能与水和大多数古机溶剂混溶,更易溶于水。乙醇用作工业溶剂。酒是含乙醇的饮料。谷类或水果发酵制成的酒中含乙醇浓度较低,以容量(L/L)计,啤酒为3%~5%,黄洒12%~15%,葡萄酒10%~25%。蒸馏形成烈性洒,如白酒、白兰地、威士忌等含乙醇43%~60%。容量浓度换算成重量(mg/m1)浓度,仅为其80%。 [发病机制] 一、乙醇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 乙醇经胃和小肠在30min~3h内完全吸收,分布于体内所有含水的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腑和肺泡气中。血中乙醇浓度可直接反映全身的浓度。乙醇由肾和肺排出至多占总量的10%,90%在肝代谢、分解。乙醇先在肝内由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乙醛经醛脱氢酶氧化为乙酸,乙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代谢为CO2和H2O。乙醇的代谢是限速反应。乙醇清除率为2.2mmol/kg·h(100mg/kg·h),成人每小时可清除乙醇7g(100%乙醇9m1)。血中乙醇浓度下降速度约0.43mmol/h(20mg/dl·h)。虽然血乙醇浓度升高程度受个人耐受性的影响,但血液乙醇致死浓度并无差异,一般为87~152mmol/L(400~700mg/dl)。 二、中毒机制 (一)急性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乙醇具有脂溶性,可迅速透过脑中神经细胞膜,并作用于膜上的某些酶而影响细胞功能。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由大脑皮质向下,通过边缘系统、小脑、网状结构到延脑。小剂量出现兴奋作用,这是由于乙醇作用于脑中突触后膜苯二氮卓—Y—氨基丁酸受体,从而抑制了—氨基丁酸(GABA)对脑的抑制作用。血中乙醇浓度增高,作用于小脑,引起共济失调;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和昏迷。极高浓度乙醇抑制延脑中枢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2.代谢异常 乙醇在肝内代谢生成大量NADH,使细胞内还原氧化比(NADH/NAD)增高,甚至可高达正常的2~3倍。酒精中毒时,依赖于NADH/NAD比正常的代谢可发生异常,如乳酸增高、酮体蓄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糖异生受阻可出现低血糖。 (二)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 1.耐受性(tolerance)饮酒后产生轻松、兴奋的欣快感。继续饮酒后,产生耐受性,效力降低,需要增加饮酒量才能达到原有的效果。 2.依赖性(dependence) 为了获得饮洒后的特殊快感,渴望饮酒,这是心理依赖。躯体依赖是指反复饮酒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理、生化变化,以致需要酒精持续地存在于体内,以避免发生特殊的称之为戒断综合征的病征。 3。戒断综合征 长期饮酒后已形成躯体依赖,一旦停止饮酒或减少饮酒量,可出现与酒精中毒相反的症状。机制可能是戒酒使酒精抑制GABA的作用明显减弱,同时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三)长期酗酒的作用 1.营养缺乏 酒饮料中每克乙醇可供给29.3kJ(7kcal)热量,但不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必需营养成分,因而酒是高热量而元营养成分的饮料。长期大量饮酒时进食减少,可造成明显的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B1可引起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周围神经病。有人有对维生素B1需要量增多的遗传性,也可能作为发病的诱因。叶酸缺乏可引起巨细胞贫血。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脂肪分解占优势,肝内相当一部分乙酰CoA被合成酮体。 2.毒性作用 乙醇对粘膜和腺体分泌有刺激作用,可引起食管炎、胃炎、胰腺炎。乙醇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自由基,可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造成肝损害。 临床表现: [病因] 酒中有效成分是乙醇(ethanol),别名酒精,是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具有醇香气味。能与水和大多数古机溶剂混溶,更易溶于水。乙醇用作工业溶剂。酒是含乙醇的饮料。谷类或水果发酵制成的酒中含乙醇浓度较低,以容量(L/L)计,啤酒为3%~5%,黄洒12%~15%,葡萄酒10%~25%。蒸馏形成烈性洒,如白酒、白兰地、威士忌等含乙醇43%~60%。容量浓度换算成重量(mg/m1)浓度,仅为其80%。 [发病机制] 一、乙醇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 乙醇经胃和小肠在30min~3h内完全吸收,分布于体内所有含水的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腑和肺泡气中。血中乙醇浓度可直接反映全身的浓度。乙醇由肾和肺排出至多占总量的10%,90%在肝代谢、分解。乙醇先在肝内由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乙醛经醛脱氢酶氧化为乙酸,乙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代谢为CO2和H2O。乙醇的代谢是限速反应。乙醇清除率为2.2mmol/kg·h(100mg/kg·h),成人每小时可清除乙醇7g(100%乙醇9m1)。血中乙醇浓度下降速度约0.43mmol/h(20mg/dl·h)。虽然血乙醇浓度升高程度受个人耐受性的影响,但血液乙醇致死浓度并无差异,一般为87152mmol/L(400~700mg/dl)。 二、中毒机制 (一)急性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乙醇具有脂溶性,可迅速透过脑中神经细胞膜,并作用于膜上的某些酶而影响细胞功能。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由大脑皮质向下,通过边缘系统、小脑、网状结构到延脑。小剂量出现兴奋作用,这是由于乙醇作用于脑中突触后膜苯二氮卓—Y—氨基丁酸受体,从而抑制了—氨基丁酸(GABA)对脑的抑制作用。血中乙醇浓度增高,作用于小脑,引起共济失调;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和昏迷。极高浓度乙醇抑制延脑中枢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2.代谢异常 乙醇在肝内代谢生成大量NADH,使细胞内还原氧化比(NADH/NAD)增高,甚至可高达正常的2~3倍。酒精中毒时,依赖于NADH/NAD比正常的代谢可发生异常,如乳酸增高、酮体蓄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糖异生受阻可出现低血糖。 (二)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 1.耐受性(tolerance)饮酒后产生轻松、兴奋的欣快感。继续饮酒后,产生耐受性,效力降低,需要增加饮酒量才能达到原有的效果。2.依赖性(dependence) 为了获得饮洒后的特殊快感,渴望饮酒,这是心理依赖。躯体依赖是指反复饮酒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理、生化变化,以致需要酒精持续地存在于体内,以避免发生特殊的称之为戒断综合征的病征。3。戒断综合征 长期饮酒后已形成躯体依赖,一旦停止饮酒或减少饮酒量,可出现与酒精中毒相反的症状。机制可能是戒酒使酒精抑制GABA的作用明显减弱,同时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三)长期酗酒的作用1.营养缺乏 酒饮料中每克乙醇可供给29.3kJ(7kcal)热量,但不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必需营养成分,因而酒是高热量而元营养成分的饮料。长期大量饮酒时进食减少,可造成明显的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B1可引起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周围神经病。有人有对维生素B1需要量增多的遗传性,也可能作为发病的诱因。叶酸缺乏可引起巨细胞贫血。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脂肪分解占优势,肝内相当一部分乙酰CoA被合成酮体。2.毒性作用 乙醇对粘膜和腺体分泌有刺激作用,可引起食管炎、胃炎、胰腺炎。乙醇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自由基,可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造成肝损害。 检 查: (一)血清乙醇浓度 急性中毒时呼气中乙醇浓度与血清乙醇浓度相当; (二)动脉血气分析 急性中毒时可见轻度代谢性酸中毒。 (三)血清电解质浓度 急慢性酒精中毒时可见低血钾、低血镁和低血钙。 (四)血清葡萄糖浓度 急性酒精中毒时可见低血糖症。 (五)肝功能检查 慢性肝病时可见肝功能异常。 (六)心电图检查 可见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 诊断和鉴别诊断: 饮酒史结合临床表现,如急性中毒的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呼气酒味;戒断综合征的精神症状和癫痫发作;慢性中毒的营养不良和脑病等,以及血清或呼出气中乙醇浓度测定等可以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包括: 一、急性中毒 主要与引起昏迷的疾病相鉴别,如镇静催眠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等。 二、戒断综合征 主要与精神病、癫痫、窒息性气体中毒、低血糖症等相鉴别。 三、慢性中毒 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鉴别。肝病、心肌病、贫血、周围神经病,也应与其他原因的有关疾病相鉴别。 并发症与预后: [预后] 急性中毒如经治疗能生存超过24h多能恢复。酒后开车发生车祸可遭致死亡。酒精性精神病戒酒后可好转,但不易完全恢复。长期嗜酒可导致脑、周围神经、肝、心肌等病变以及营养不良,预后与病的类型和程度有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好转。不及时戒酒,难于恢复。 治疗与预防: 一、急性中毒1.轻症患者无需治疗,兴奋躁动的病人必要时加以约束。2.共济失调患者休息,避免活动以免发生外伤。3.昏迷患者注意是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重点是维持生命功能:①维持气道通畅,供氧充足,必要时人工呼吸,气管插管。②维持循环功能,注意血压、脉搏,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溶液。③ECG监护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④保暖,维持正常体温。⑤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镁低时补镁。此外,可肌注(维生素B1)100mg。纳洛酮(naloxane)有助于缩短昏迷时间,0.4m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给药1次。 二、戒断综合征 患者应安静休息,保证睡眠。加强营养,给予维生素B1、B6。有低血糖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重症患者用短程镇静药控制症状,但不致嗜睡和共济失调。常选用地西袢,根据病情每1~2小时口服地西袢5~10mg。病情严重者可静脉给药。症状稳定后,可给予维持镇静的剂量,每8~12小时服药一次。以后逐渐减量,一周内停药。心血管症状可用可乐定(clonidine)控制。有癫痫史音可用苯妥英;有幻觉者可用氟哌啶醇。 三、慢性中毒 Wernicke病注射(维生素B1)100mg有明显效果。补充血容量和电解质。葡萄糖应在注射维生素B1后再给,以免在其代谢过程中使病情急剧恶化。Korsakoff综合征治疗一如Wernicke病。加强营养,治疗贫血、肝功能不全、感染。注意防治癫痫发作、震颤谵妄。 沉溺于嗜酒的病人应该戒酒,并接受精神科医生的心理治疗。 [预防] 1.开展反对酗酒的宣传教育。2.实行酒类专卖制度,以低度酒代替高度酒。3.创造替代条件,加强文娱体育活动。4.早期发现嗜酒者,早期戒酒,进行治疗及康复治疗。
11月24日,由百度健康召开的2023医药产业系列沙龙第二期在上海举办。此次活动...[详细]
11月15日,2023年戴森设计大奖国际大奖名单正式揭晓。本届大奖最终角逐出国际...[详细]
走两步路就喘的厉害、胖到连脚指甲都没办法自己剪、晚上睡觉经常被憋醒好多次、整天困...[详细]
女性如果存在月经不调的情况下,那么是可以通过一些药物的方式来进行调理月经的治疗,...[详细]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广药集团白云山光华公司小柴胡颗粒系...[详细]
导读: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去社保局办理事情,比如社保卡的办理,公积金或者社保的缴纳...[详细]
导读:社保是我们十分关心的话题,不管是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亦或是公积金都是我...[详细]
导语: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其中,初伏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到了中伏便...[详细]
导语:所谓的数伏就是从入伏开始数,一直数到三伏天结束,历时有时候是30天,有时候...[详细]
导语:已经开始赚钱的打工仔们都知道职工是有带薪年休假的,工作年限不同的人,带薪年...[详细]
有机磷杀中药对人畜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详细]
吗啡类药物主要有止痛、止咳、止泻、解痉、麻醉等多种功效。吗啡类药物主要有止痛、止...[详细]
砷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不易被人觉察,它有类似大蒜的臭味。5月16日,贵州省黔西南...[详细]
食物中毒带给人的危害是巨大的,中国自古就拿重要解毒,这次也不例外吧?解粮食毒:如...[详细]
急性中毒一般无后遗症。个另患者在急性重并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可发生迟发性神经病...[详细]
老版《西游记》中“沙僧”扮演者闫怀礼,昨日上午,因肺部感染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去世,...[详细]
下面介绍急性农药中毒后的急救方法与要点。一、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一)概要有机磷...[详细]
因鼠药种类不同,中毒表现和救治方法也有不同,以下作分别介绍。安妥中毒:主要症状有...[详细]
以上方法对于蔬菜残留农药清除具有良好的效果,既可确保果蔬的营养成分,也维护了食用...[详细]
被蜈蚣、毛虫叮咬后,常在被叮咬过的皮肤上形成风疹或水泡。对于风疹,可先用酒精将皮...[详细]
热门推荐
有效消除雀斑的天然食物
男性如何拥有健康形象的肌肤
女性怎样拥有挺拔漂亮的乳房
吃什么能让肌肤保持美白
中医点穴丰胸
中医去除水肿的小贴士
护肤抗皱桑叶效果甚好
让自己的身体在指尖下苏醒
让你越走越漂亮的步行妙方
中医如何让你“面如桃花”?
中医祛斑,更美更自信
补阴养颜食物是女人强效除皱霜
不同肌肤各自美白方案
伏案工作女性几个挺胸方案
我拿“中医膏方”拯救美丽缺失
黄瓜荔枝让你丢掉肤色黯淡
中医美容为何这么神奇
男性洁面用香皂效果会更好
荷叶茶减肥好帮手
绿豆面膜治疗面部痤疮
面膜不宜频繁使用
女人最爱的美丽汤
能丰胸还不怕长胖的小秘密
有效去除脸上皱纹的几个奇妙方法
教你清晨快速急救凌乱地发型
益母草可润皮肤减皱纹
春季干躁怎样防头发水分流失
中医美容滋养肌肤必润肺
经络时辰饮食美白法调出好体质
闪耀牙齿是吃出来的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