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 >护理频道 >生活护理 >慢病护理 > 【征集】影响我的十本书

【征集】影响我的十本书

更新时间:2024-04-27 20:53:40

近年来不少网站都有过这个话题,而这个话题本身也挺有意思。因为按照题目,这不但是对好书的评价,也是对自己读书和生活的回顾。本来cyberake兄嘱我为这个活动好好取个名字,可惜我这个人严重缺乏想象力,且中十景病毒甚深,想来想去竟想不出别的,只好先把这个俗名挂起来。好在只要有站友们的参与,即使这么普通的名字,也能变得精彩!再说,名字虽然叫“影响我的十本书”,但是我以为“十”不过是虚指,不必太拘泥于这个数字。只要写得好,即使是四五本,或者是十几二十本,都是受欢迎的。希望广大站友捧场!别忘了写写这些书籍是怎么影响“我”的哦!我三年前发在的一个帖子,重新贴一下,作为引玉之砖:按我阅读的时间顺序排列:1.《水浒》。小学三~五年级期间,读过不下四种版本。“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从小读水浒,在我心里种下了不安定的种子。娴熟程度:可以轻易将任何一位梁山好汉的姓名和他的绰号对上号。2.《三国》。小学三年级至大二,也读过N种版本,但从未有一次从头“宴桃园英雄三结义”读到尾“降孙皓三国归一统”。后来打过好多种三国题材的电脑游戏。娴熟程度:可以轻易说出魏蜀吴三国各主要将领的表字。3.《古希腊神话和传说》,是一个德国人编写的,中译本。小学三、四年级。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遗产。大学里写诗时经常引用。曾经用希腊英雄的名字作过网名。4.《东周列国志》。小学五年级。我对于权术的最早的理解来自此书。我读的是繁体直排的,有的字不认识,就猜。有个字“w”,我看着跟“豆”挺象的,就念成“dou”。我根据上下文猜出“小w”指的是小孩,就认为古人大概觉得小孩子就象小豆子一样。5.《毛泽东选集》。初一到初三。每次考试前都看,每次考试都拿前两名。毛选真是力量无穷啊。高中后住校,没带此书,从此与前三名无缘。6.《红楼梦》。高一。冬天我躺在床上看此书,三天里除了觅食(当时学校放假,食堂不管饭)与排泄之外没下过床。奇书。6.《心有千千结》。高一。我读过的唯一一本琼瑶书。列此书于此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本速读教材。花一节晚自修读完此书。7.《约翰.克里斯多夫》。高一至高二。写得好,傅雷译得也好。力量是美的。8.《日瓦格医生》。这是一本小说,却让我领略到诗歌的美。帕氏曾说自己在诗歌上的成就大于小说的成就,有人认为这是他向苏联作协妥协的一种手段,我却认为这未必不是帕氏对自己的真实评价。读此书时,我还象《银英传》里的杨威利一样幻想成为一名历史学家。9.&10.《弗洛伊德传》,作者不详。《作为职业的学术》,马克思・韦伯。大三。读此二书后,对于学医的生涯开始认同。11.&12.《人性的枷锁》和《阿罗史密斯》。大三至大四。开始能够欣赏学医的妙处。13.《恶之花》。大四。恶之花。14.《四大名捕》系列。大五。温瑞安的有些武侠小说里有诗的味道。我现在的网名即取自四大名捕之追命。15.《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作者王晓明。大学毕业作医生第一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16.《银河英雄传说》。大学毕业五年,离开医院一年。太长,卡通味太重,没有读完。但是好过很多自命高深的书。杨威利,和我一样曾经希望成为历史学家。小时候喜欢看小说,主要是受爸爸的影响。记忆比较深刻的书籍主要有:《西游记》、《封神榜》、《拍案惊奇》、《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等,那时接触的书籍不多,就这么几本,反反复复能看好几遍;其中《红楼梦》触发了我的朦胧的初恋。《三国演义》、《拍案惊奇》让我对人生有了初步的憧憬;上高中了,接触面广阔很多,也有钱了,自己可以选择阅读,不再跟在爸爸后面,这时对古龙、金庸、温瑞安、琼瑶等的书很感兴趣,《心有千千结》是我读过的第一本言情小说,是我表姐借给我的,当时为之痴迷到几乎疯狂的程度。古龙(《绝代双骄》《楚留香》)、金庸(《书剑恩仇录》《鹿鼎记》)、温瑞安(《四大名捕》)的大作不知看了多少,现在还想看,只不过没有时间。大学期间,对历史、人物传记比较感兴趣,阅读趋于广泛,除了家里还保留了一套《曾国藩家书》有时间还会拿出来翻翻,其他的都没有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曾国藩家书》中很多关于读书治学、世道人心的描述非常值得温习;大学图书馆里面很多所谓的名著有时也会吸引我,比如:《悲惨世界》、《飘》、《简爱》等等,但只是看看而已,也没有太多的记忆。想来想去,大学期间其实是最浪费的五年。未完待续.....崔三哥布置了一个作业,挺难的。一点一点写吧……1、《三国演义》小人书(48本):最早看的书?2、《红岩》:曾经落泪,奇怪的是此后读《钢铁》等革命小说再没有过同样的感动了。最喜欢的人物是那个一直装疯卖傻的家伙--一个人说一句假话并不难,每天每天都在装疯卖傻,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3、《天龙八部》:金庸的小说增进了学生时代的我对社会的一些了解,影响了我的世界观。少林寺藏经楼中的扫地高僧成为少年的我心目中的又一个偶像。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的“六书、三史”(中国哲学)。很喜欢先生“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自述楹联。在假行家说三道四之前,建议各位朋友先看看两位真行家写的介绍:陈来:从“贞元之际”到“旧邦新命”――写在冯友兰先生全集出版之际冯宗璞:回忆冯友兰”活动纪念我喜欢冯友兰的书,首先是因为他是一个真诚的人,终生不断探求真理,晚年更是勇于承认自己曾经的错误;其次是因为他写的书深入浅出,能看的懂;第三是因为他用西方的逻辑来梳理中国的哲学,视角独特。冯对于“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层人生境界的阐述直接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学的时候有志于成为一名文学青年,读书无数,下笔有神。文章经常作为范文在全年级朗读,高二文理科分班,语文老师说了一句:“天天怎么能去理科班呢?!”,结果文科班的MM从此不拿正眼看我。高考语文满分150,我129,虽然不很高,但也满足了。(高二我们给校长写信“弹劾”英语老师,这哥们实在太不认真了,弹劾檄文也出自我手,呵呵~~~)上了大学,读书反倒少了,成天捧着大厚专业书籍猛啃狂背,那点儿文学细胞早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残留的一点细胞也基本突变了,变成了一个不懂人文,没有文化的“俗人”。现在反思了,觉得在学校的12年基本都是文化沙漠,我害怕我未来还生活在沙漠里,所以开始积极补救一下。对我影响最大的书籍:1、圣经:《箴言集》――帮助你树立道德观念的一章内容;2、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一位DXY版主推荐给我的,好书,看了之后就像吸毒鬼扎吗啡(抱歉,卧梅又闻花),不管外界对李如何评价,我个人还是很尊敬他的。3、勒庞:《乌合之众》――哲学大师赵汀阳推荐给我的,赵大师绝对是牛人,天下体系学说的创始人。这本书分析的是民众群体暴力的产生原因和引导之道。看看现在的互联网,就是乌合之众。4、乔良:《超限战》――兵无常势,水无定形。当壮硕的乔良在我面前点燃一根雪茄,大胖脑袋在烟雾里变得逐渐模糊的时候,我倒觉得这位老兄的思维是越发清晰了。5、施耐庵:《水浒》――如何把“梁山泊绿林公司”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来经营,是需要思考的。影响我的十本书。1、《共产党宣言》单行本:人生是要有信仰。高二时买了这本书。手中有这本书单行本的读者应该不多吧。到现在课堂上我还经常背诵或引用其中的片段,当然稍加改动,然后告诉大家这一段文字来源于《共产党宣言》,效果往往很轰动。在那本书里面我自己写了很多东西,现在看起来非常的好笑了,可是上大学之前这本书应该算是自己的励志书吧,充满激情的时光真值得怀念。顺便说一声,本人群众一名。不过我常常说,人生有信仰是一件非常值得尊重的事情。类似的书籍象后来看的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更让我感觉到人生有真正的目标和追求那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2、《性学三论》:学术无禁区。在高中时代这类书看起来是颠覆思想和被列为禁书要躲在WC或者被子里面看的。和很多人不同,我不是从《梦的解析》喜欢上弗洛伊德的,而是从这本性学三论开始的,但是这一本书还不是真正影响我走进心理学世界的最重要的原因。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原来性这样的禁忌的话题可以谈得如此学术和富有真正的思想。因此现在不论多么禁忌的话题我都可以谈得心如止水,也让我敢于挑战传统和权威。3、《一休的故事》:生活的智慧。是我12岁时父亲送给我的生日礼物,那是我一生中收到的最棒的生日礼物了。如果说现在自己还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智慧的话,那么这扇智慧之门应该就是被一休打开的。那是一套小人书,但是却有不少大智慧。现在自己的性格里面乐观豁达的那部分或许就源于此书吧。4、《毛泽东选集》:奋斗,其乐无穷!家里面藏书并不多,所以这一本红宝书就成了闲时翻阅的读物,谁知道随手翻翻就喜欢上了。读毛选的故事太多了,我想毛选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那种大气吧!做起事情来不会患得患失,考虑问题不会过于片面,决定事情能够想得稍为远一点,深一点吧。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的幸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催眠的描述和批判,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催眠这个词,高一的时候。如果说现在自己还有一点点哲学思维的话那么就应该是这一套书启蒙的了。6、《教师百科全书》:求知欲源于无知。说是百科全书,但是并不厚。但是内容非常的全,这一本书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的求知欲。7、《约翰・克里斯朵夫》:音乐与激情。我认认真真的读完的第一本世界名著。然后开始看傅雷的系列译著和书信。正是这一本书让我喜欢上了两个词:音乐和激情。其实傅雷的献辞更影响我“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正是这一本书让我在不断的沉沦中重新寻梦……8、《中医实用推拿按摩学》:幸福=好的习惯>坏的习惯。其中附录收有”洗髓易筋经“,图解和练习方法。是这一本书让我学会了坚持,坚持,再坚持,简单中见不平凡。也让我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和锻炼完身体自我按摩的好习惯。9、《美的历程》:仰望星空,美可以很简单。让我懂得了欣赏美。特别是纯朴之美。10、《圣经》、《古兰经》、《心经》、《坛经》、《金刚经》……这一系列书是始于高中,认真读于大学,思索于研究,感受于生活。让我知道科学和宗教之间或许没有真正的距离。这些书更重要的影响是让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让我去读了更多影响我的书;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阅读15分钟,只要坚持,可以看很多书的。中学阶段:《圣经》中的主要内容与其相关的还有香港良友电台益友电台“活力新一代”“点一盏心灯”节目,虽然最终我没有信仰基督教,但是他们给我一个全新的视角,没有被封闭思想。并且吸取了其中“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其他有印象的不多了大学阶段:看的主要是哲学类、生活类、励志类书,较杂较粗,自己思考与辩论比较多。同时也收听山东电台的几个文化节目《小凤直播室》《林雨一刻钟》《金山夜话》《含笑时间》,开拓了视野,锻炼了思考能力在大二时读了《生命、爱与欢笑》,一发不可收拾,是我得到提升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整合我自己的一剂良药。紧接着又把奥修的可以买到的书买到手,粗看了一遍,觉得《隐藏的和谐》加上前一本就足够了。其他的都有些重复了。现在读的书也不太多,《李敖有话说》在看着,也没什么新意了,再就是看各大派别有争议的,领头人物的故事趣闻,总之很杂的一般来说,很多书我都是看里面几个章节,甚至几页想起来再补充,可称为书的真不算多看来大家读书都挺贪婪的,我也一样,一生只读一本书只是一个过去美好的故事而已,我也一样罹患“十景病”。影响我的十本书,对我来说列举并不困难,因为十年来我一直有个阅读账本:>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那么多人被洗脑,可是有几个真正读过原著?真的读过之后我倒是觉得脑子被洗得还不够。对比后来列斯毛……的著作,一代**一代。无论支持还是反对,不说理解,首先原汁原味地阅读总是必要的吧,我们的左右派们不知道有多少确确实实读过《选集》。尽管我不是个唯物主义者,或者说是个佛教徒,不过这确实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哲学书籍。3.《六祖法宝坛经》真是令人惊讶,读过之后对于佛教的认识大不相同了,我开始坚信世上确实有一种体验叫做“解脱”。原本非常喜欢禅宗,读过坛经更有一种找到了源头的欣快感,若有所悟,但是也若有所失,反而不再敢卖弄语录上读来的公案了。4.《天龙八部》这是我最喜欢的金庸著作,这部著作比较乱,而我偏偏喜欢这种混乱,那些作者都没有理顺的线索都是开放式的谜团。或许这本书综合了金庸的理智和倪匡的幻想才如此迷人吧。5.《庄子》,天下竟有这等文章,所谓形散神不散除此还有别解么?汪洋恣肆舍庄其谁?一个个珍珠般的寓言都意味无穷,可以咀嚼回味很久。老子太抽象了,是哲学的哲学家,而庄子则是文学的哲学家。庄子是可以散装阅读、诵读的,也是可以被整体思维、体味的,读过庄子,头脑的四壁似乎都被炸了个粉碎,井底的青蛙见到了大海,人生真的能够那么洒脱?6.《陈式太极拳》,一本用来练的而不是仅仅用来读的书,对我的影响简单而持久,从我工作之后坚持练习,估计会伴随我到老的动不了的那一天。7.《西藏死亡书》给出了一个死亡之谜的自洽的解释,使我对于死亡不那么恐惧,甚至对于生命秘密揭晓的那一天怀着几分莫名的期待。8.《三国演义》看了之后让我对于小扇子军师的角色有几分向往,对于那些抡大刀的原先还有几分敬意,看了武侠书之后就再无留恋了。9.《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往生论》――净土五经一论,让我知道了信仰的力量与智慧的融合,让我明白了简洁的力量,在我的心中和彼岸建立起极乐的归宿。10.《九成宫醴泉铭》――楷书名帖,魏征撰文,欧阳询书,虽然有人说九成宫九成宫,十分之九不成功,意思说欧体楷书法度森严不容易练好,不过我习字只要是为了锻炼安定的心、稳定的手,企图附庸一点古代文化的风雅而已。想了一下午,没有想出具体的哪本书对我影响特别大的,倒是凑了几个自己印象比较深的作家,但愿不算跑题。看看前面几位所列的书单都比较高深,我看的书大多是通俗易懂的啊,通常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不像陈管,说是从不看小说书,起点就比我高一大截啊。1。金庸全集。在我心目中,金庸作品的地位是排在四大名著前面的。以后我的孩子可以不看四大名著,但一定要看金庸的书。不从文学价值的角度去评判,至少我觉得我的是非观善恶观受金庸笔下的江湖影响颇深。不过当年看的时候很排斥《鹿鼎记》因为忽然与寻常的“侠义观”不一样了,多少年后重读,觉得这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当然要有前面的作品做陪衬,否则,现实成熟够了,侠义浪漫就缺了。2。亦舒。亦舒的作品是被归于言情小说一类的。如果说我生儿子必须读金庸的话,生个女儿就必须读亦舒。她教女人独立自爱,聪明。3。安徒生。我家唯一齐全的是安徒生全集。另一部张爱玲全集是人家送我的,却始终缺了一本。小时候除了教材上,我并没有看过童话,倒是看了很多中国古代的神神鬼鬼的故事。等到童话书在中国铺天盖地时,我已经过了那个相信童话的年纪,唯有安徒生的童话是老少咸宜,不同年龄不同心境都能看出自己的味道,有时候,甚至觉得,他笔下的童话更适合成人。等我的孩子听得懂故事的时候,我会一篇篇读给他听的。4。雷马克。多次讲到过他,每一部作品都像是电影,具有镜头感,而且不让我因为国家文化年代的差异而有任何的隔阂。5。张晓风,席慕容,把她们并列是因为她们在我心目中有些相似,她们的文字教人把日常琐碎的生活过成优美的散文。不过,两者相比较,张晓风容量更大,亦秀亦侠。她们的文风应该是对我的文风有很大影响的。还有那个时代很多台湾女作家,风格都多多少少有些类似。6。顾城。之前,看杂志从来都是把诗跳过不看的,喜欢席慕蓉时顺带喜欢了诗,以为所有的诗就是那样通俗易懂,适合写在贺卡上或者毕业纪念册上的。顾城杀妻案一下子让他成了名人,我就借了本顾城全集,慢慢的咀嚼有限的文字背后无限的意境。记得某人说过,写诗,越单纯越好,写小说,越有阅历越好。所以,好的真正的诗人,应该都是有着赤子之心,不怎么融于社会,靠着想象中的世界生活的人,当然,这是说现代诗。7。鲁迅,周作人,胡适,林语堂-------那一类人的作品。我是先喜欢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那类描写生活情趣的作品,也许是我骨子里的懒散,这些更对我胃口,每每看到与政治有关的,我就扔开不看。大学时,开始喜欢鲁迅,那时候觉得:每个人年轻时应该先学鲁迅的入世,等老了,再学那些避世的东西。中学时代,看什么信什么,尤其是教科书上灌输给我们的对错。慢慢看了不同的人的作品,看他们政治上文化上甚至生活琐事上的纠葛,思虑那些名文人的人格上的优缺,所有的崇拜退色,只把他们当寻常人。周家兄弟在我心目中都不怎么可爱了。另外那个时代“女革命者”的作品,现在读来似乎有些矫情。8。古诗词。除了教科书,最先熟悉起来是在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还有琼瑶的言情小说中。中学时,寒暑假闲着无聊就背诵,因为写作文时适当引用一些名句能提升不少分数。后来习惯了无聊时就捧本诗词解闷,现在是用来启发我替宝宝取名。还买过《白话庄子》,《周易》,《孙子兵法》,等古典文学,没有读完,想来这辈子也不会把他们看完了。放在书架上做做装饰也好。(我的一个亲戚,家里没有一个人看书的,书架上摆着很多世界名著,有一年,我翻看发现,很多纸连着都没割开)。9。世界名著我是当故事书看的,但凡遇到大段大段时代背景或者理论或者心理描写,都跳过不看,所以,《乱世佳人》《牛虻》《双城记》等于我,就是言情小说。也许,现在再读,会有不同的效果,但再读的可能比较小。10。现在读得比较多的,是一些描写小人物,比较现实的小说,还有报告文学。有一天,看一篇讲下岗工人的,读得我心惊,半夜三更推醒老公,问,如果以后我们下岗怎么办,他回答“卖臭豆腐”。我说:不能换个有志气点的吗?他说:那就卖盗版碟吧。仔细想想,我读的这些书,其实多读无益,理论多了,做什么事都考虑再三,反而懒于行。以后应该少读书,多做事。《象棋中局选粹》动脑筋,变化无穷,妙招迭出。《丰子恺散文集》闲散,生活也可以是慢节奏的《汪曾祺小说》听文狐说吃,回忆街头巷口的小人物,总也看不厌《王小波--思维的乐趣》最近才借来看,很不错。yiyisuewrote:小时候喜欢看小说,……上高中了,接触面广阔很多,也有钱了,自己可以选择阅读,不再跟在爸爸后面,这时对古龙、金庸、温瑞安、琼瑶等的书很感兴趣,《心有千千结》是我读过的第一本言情小说,……大学期间,对历史、人物传记比较感兴趣,阅读趋于广泛,……未完待续.....你读书的范围倒是跟我有点象嘛,连《心有千千结》都一样,呵呵。等着你的续集。今宵酒醒何处wrote:记得某人说过,写诗,越单纯越好,写小说,越有阅历越好。所以,好的真正的诗人,应该都是有着赤子之心,不怎么融于社会,靠着想象中的世界生活的人,当然,这是说现代诗。让我想起江南春。他跟我是同一级的大学生,那个时候两个学校的文学社团搞活动见过两次。我们到他宿舍找他,发现他在门后隔出一个近乎独立的空间,放了张桌子,躲在那里看书写字;因为宿舍采光不好,白天都要开着台灯。瘦高个,文质彬彬,典型的诗人模样,说话比现在狂多了,但语气倒不是很激烈,声音甚至是比较柔和的那种。据说他现在有30亿身家,从电视上看到人也变成了大胖子,不知道还写不写诗。我看的东西比较杂,昨天收到崔兄的PM,面对着这个命题作文,想了一整天也没有理出来一个头绪。我还是先按时间顺序记个流水账吧,可能与主题不符,见谅。80年代初上初小的时候,县城里东大街路北有一个书摊,记忆中,当时很喜欢星期天做完作业后花上1毛钱看上一下午的小人书。那时候正是搜集小人书的时代,每看一本1分到3分钱,到书店买的话,一般1毛多一本。当时我最小的舅舅搜集小人书,于是总是期待着回外婆家的日子,怀念那种“暴殄”小人书的感觉。另外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是,当时父母要去开封考新闻函授,正好遇到新华书店处理小人书,于是花了1块钱买了17本,全是有关春秋战国故事的,我那个时候并不喜欢看这些,直到N年以后整理藏书时才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不过那些小人书倒是帮了父母考试的忙,有一道题是有关百里奚的,恰好小人书里讲到了相关的内容。好像扯远了,呵呵!上高小的时候,正是电视上播放西游记的时候,我开始偏爱神话传说类图书,还有一些人物故事。当时获得图书主要有两个途径:我每个月的零花钱都是从买酱油等“跑腿费”中节省下来的,月初是我最幸福的日子,可以花上7毛钱去南大街土产公司门口买上两本杂志,一本《故事大王》,一本《童话大王》,然后贪婪地看上一整天,皮皮鲁、鲁西西等人物伴随了着我那几年的成长。我那时已经知道,在县城东大街摆书摊的奶奶是我家的亲戚,当时她已经不再摆书摊了,但是我还总有机会直接去她家里借书看,主要是借一些传说和人物故事之类的,可惜现在讲的什么早已忘记了。除此之外,当时还定过不少的报纸杂志,从《看图说话》到《课堂内外》,从《向日葵》到《中国少年报》,今天想起那段时光,感觉就两个字:幸福!从上初中到高中毕业的几年时间里,陪伴我的书籍就主要是专业类的了,不过还是从中汲取了不少的知识,让我至今受用。仔细想想,其实自己的价值观就是在那时打下的基础。当时比较喜欢看《语文》的补充教材和每学期厚厚的一本《课外阅读》,初中二年级的《社会发展简史》、高中一年级的《地理》、高中二年级的《近代史》和《生物》是我目前政治、地理、历史和生物知识来源的四个根基。我看书不快,喜欢慢慢阅读,所以在高二寒假之前从未完整地看完一本小说。但是在高二寒假里,我看完了第一本大部头:《三国演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高考那年的8月1日,我到市里参加了提前招生的面试体检,就在那一天,父母花了40多块钱把四大名著买了回来,实现了我考上大学后的唯一一个奢侈的愿望。想到这些,依然体味两个字:幸福!先写这些吧,以后的事情回头补充。题目叫什么呢?不能叫《影响我的十本书》了,改叫《幸福的读书时光》吧。《新华字典》《故事会》《一本关于UFO的书》《圣经》《顾城诗集》《英儿》《王小波全集》《张爱玲全集》《余华全集》《百年孤独》《旷野中的呼喊》《爱丽思仙境奇遇记》《马背上的水手》《宋氏三姐妹》《蒋介石全传》《第三帝国的兴起》《我的奋斗》《实验动物学》《基础精神病学》《CCMD-3》《DSM-4》《行为医学量表》《影视欣赏》《纽约摄影学院教材》《基础乐理知识》…………对了,还有《梁漱溟全集》《奇石鉴赏》……太多太多,来不及一一陈述了……基本是分为文学,历史,传记,专业,业余爱好等几类,有很多书名一下子记不起来了补充:小学时代还读了不少的《雷锋日记》《古屋》之类,总体来说,那个时候的阅读定下了我今后阅读的基调。跟老爹混着看了些《毛泽东选集》《魏碑字体》《参考消息》什么之类的,那会儿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新华字典》(让我学习了不少的繁体字,而且让我之后的普通话发音非常准确)《故事会》(虽然其实都是些无聊故事,但对培养我的社会想象力非常有用)《UFO》使我对宇宙外太空和科幻发生了兴趣,后来再也没有读过那么好的科幻书。初中读了很多很多的中外名著,以及很多励志书刊,这一时期看了很多很多的杂志,开始做很多的读书笔记。高中基本上和初中齐同,开始写点东西。大学是阅读的黄金时期,因为做了一个学生刊物的编辑和校报的记者,看的真的很多,比看专业书籍的时间多得多。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惜我现在除了对着电脑再没有做太多时间看印刷本,这两者有太大的区别,我倾向于喜欢看印刷本。大学时期开始对宗教发生兴趣,读了《圣经》《可兰经》以及很多的希腊神话故事,对比较宗教学,东西方文化比较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学都发生了很大很大的兴趣。此时还看了不少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书籍,尤其是***相关的书。另外也看了些经济学方面的书。这些都是很大很空的个人的事情,在我的学业和兴趣之间,我走了一条中间路线。我选择了精神科。考了精神科的研究生,来这里,却似乎和以前无休止的那种阅读byebye了,我现在无休止读英文文献,做的是生物学的研究。再补上几本喜欢的书:《游子吟――一个科学家的心路历程》《菊花与武士》《肯尼迪传》《杰克韦尔奇传》《道德经》《翻译技巧》(确切书名忘记,不是一本书)《心理学》(说实话,当时看到的是很多与量表有关的内容,有点沮丧)《心理测量学》(跟心理学老师透露想考相关专业研究生时他推荐我看的一本书)《小王子》(很好很好的一本书)《我的精神家园》我是倚着兴趣在看我想看的书,并不喜欢赶时髦,有时候甚至有点“反时髦”。想看的书:我现在突然很想看与宋史和明史有关的书,专业方面,想好好钻钻《DSM-4》和《CCMD-3》,时间太不够了。而且,我真的不是很喜欢在电脑上看书。看到大家发的帖子,回头想想自己认真拜读的书,没几部.小学时自己拥有好多连环画,,《西游记》《水浒传》、《聪明的一休》、《小灵通漫游未来》等等。考大学之前,基本上没读过什么名著(见笑了).高中时读过几本《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在被窝里加班加点读完了<花季雨季>.真正读书是上了大学,离家远了,慢慢成熟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最主要的是空闲时间多了.《三毛文集》,《红与黑》,《道德经》《菜根谭》《沧浪之水》《自然辩证法》还有十大上将传记等等.其实自己对书的选择挺容易受他人影响的,尤其是自己敬重或爱戴的师友,有时还比较习惯先读些合集,从中挑出跟自己投缘的作品或作家,甚至是这些作家所推荐的作品,然后一步步...顺藤摸瓜?呵呵在这个帖子里看了各位GGJJ的书目,相比之下觉得“影响自己成长过程”的那些书其实都很浅显...大多是中学时阅读的,说实话有的内容都记不真切了,但那些书在我心中却成为了某种符号,也许已经深深融到自己的个性中去了吧。小学(89-94年)――《我们爱科学》杂志和《新编十万个为什么》丛书:80年代的科普少儿读物严谨、淳朴,信息量丰富,对数、理、化、天文、地理、考古等各学科都有十分吸引人的介绍。小学里凭感觉通读,对科学产生了朦胧的向往。尽管原理一知半解,但书里的许多小实验都很有意思,热水和冷水放进冰箱哪个先结冰?如何用塑料的胶卷小盒做电话?如何吹出大而不破的彩色肥皂泡?初中(94-98年)――《学习的革命》:这本书其实通篇并未介绍任何技术性的“学习方法”,严格意义上还是属于励志书,头一次读此类书,举一反三,给自己很多观念上的创新和启发。此书本身就是当年图书发行界的一个“神话”,也引发了一系列“速成”、“高效学习法“快餐书的连锁反应...《心灵鸡汤I.II.》:读的时候自己正是处于个性叛逆的teenager,书中一篇篇温情隽永的小短文让自己更懂得宽容和感恩,改变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态度。《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和刘墉《我不是教你诈》:一直觉得象牙塔中不谙世事的单纯是近乎单“蠢”的。在懂得社会复杂,饱尝生活艰辛,认识人心有险恶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那才是“天真而不幼稚”。高中(98-01年)――《别闹了,费曼先生!》和《吴阶平传》:两本传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RichardFeynman和既为良相又为良医的吴阶平大夫。前者特立独行,后者举重若轻,两者都充满了天才的智慧。《火与冰》北大才子余杰的抽屉文学,从那里听到了铁屋中的呐喊,从黑色阅读里了解了“古拉格群岛”,“日瓦格医生”,“动物庄园”,“1984年”...大学早期(01年起)――《ThePsychologyofRomanticLove》:爱情不是没有缘由的化学反应,十分符合自己爱情观的一本书。Whatloveis,whyloveisborn,whyitsometimesgrows,whyitsometimesdies...先是在图书馆无意中读到,借出读了两遍之后不翼而飞,跑去书店一口气买了3本,赔书一本,送人一本,自己留一本.....《NLP疗法》: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NLP)可译为“身心语法程式学”,涉及对人生一些主观经验的自我探求,并且运用催眠、暗示等心理学技法去除一些自己潜在认识上的偏见,原谅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建立自信,调整和稳定情绪,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最终达到个人身体和内心的整体平衡。这个帖子被我编辑过N次了...算不上影响,就是觉得有意思而已。部分也由于觉得有意思,多读了两次。下面列出自己记忆深刻的几本而已。1、三国演义。虽然现在回过头来看,作者的立场有点偏向,当时我却如同在体会自己的人生一样的投入精力来看的,十分的荡气回肠!!好像关二爷有点傻哈?一定要回刘备那里去?2、红楼梦。第一次看的时候看的是竖排版,清朝某刻板的“石头记”,繁体的不说,而且,还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相当的吃力。不过,得到的体会却也与众不同,或许好些地方的断句都没有读对哦!后来买了本简化字的版本的,读起来顺畅多了,连续读了三回(那时刚毕业,工作上的事情不多)。曹雪芹的确是厉害:怎么用这么些男男女女的、诗诗画画的事情勾勒出了如此气势磅礴的历史呢?3、苏菲的世界。当时,闲的无聊,随便抓了一本大家都不太感冒的书,居然就在其中体会了一次历险,感觉有点象小时候看“爱丽思梦游仙境”一样的刺激。虽然现在觉得有点幼稚。4、约翰克里斯多夫。一样,在单位图书馆中找到的,看的过程中,有如在体会自己的人生一样。在这本书中,居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许多真正体念人生的人,其实并不需要结婚的,只需要去爱就可以了。5、《科学养兔》(或者是其他的名字,有点记不清了)。初中那个时候,自己看了这本书,当时的理想就是作一个养兔大王,当暴发户,让周围的乡亲都到我这里来学习技术。实在是可笑啊。一直以来,对于电影、音乐、摄影这样的图像和声音的感觉比对文字来的都更敏感一些,也更喜欢一些。对于文字,文字的东西总是缺少了几分灵性。现在文字细胞有些复苏迹象,抓住机会就要练练笔呵呵。虽然所读过的书不多,细想下来似乎还有些脉络,随意写写。1、童话书、神话和漫画最喜欢那些一直保有童心的人,也希望自己也能够一直保持下去。从小童话书就是我必然会收集的书。只要能够找到的都会拿来读一读。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西游记》、《希腊神话》、郑渊洁的童话(不过郑渊洁的成人童话写的也够犀利的)、《小王子》、《彼得.潘》都是很喜欢的,甚至还包括《西班牙童话》、《俄罗斯童话》、《外国365夜》还有很多比较杂的童话合集都看过。后来还有段时间迷过漫画,J国的漫画挺不错的,最喜欢筱原千绘的,图画流线感很好,人物都很唯美,故事情节也不错。还有《机器猫》也很喜欢。最近迷上了几米的漫画,虽然略有些颓废和迷惘的味道,但是基调还是比较阳光的。昨天看到一句话:“童话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深合我心。2、红楼梦和红学书籍不喜欢读小说,红楼梦是唯一的一本让我读了十几遍的小说,最熟悉的时候朋友随便说一句话,都知道是在书中哪个位置。而且每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一部奇书,爱读它的人总会从书中找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而且这部书不管从哪个角度都很值得推敲。不过个人以为,这本书的奇特和吸引人之处部分还来自曹雪芹本人扑朔迷离的身世和失掉的残本(太可惜了!!)。我至今都并不喜欢红楼梦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最喜欢的是写这部书的作者曹雪芹。曹雪芹平生虽窘迫,但却是一个极有才华,极喜高谈,放浪形骸之人。他的朋友敦诚有诗这样写他:“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艺术人生的《红楼梦20年后再聚首》中,看到很多当年的演员都沉于这部片子中,有的至今都没有办法走出来,不是经典,不是真正触动人心,如何会有这样的力量?读熟了红楼,自然就很想了解红楼后面的故事,也喜欢上了很多红学书籍,包括周汝昌、蔡义江、周思源的,还有孙玉明写的《红学1954》也很精彩。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红楼梦新证》,不过周老先生最近的作品越来越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趋势了呵呵。3、黑镜头我想对于摄影最早的喜爱可能启蒙于此吧。这一套丛书中的每一张照片都很经典,一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甚至故事后面的故事,甚至一个时代。丑与美,真实与残酷,血与火,生命的美好,延续,希望,消亡,每一个故事的印记都非常深刻。这部汇集了百年经典的丛书正好跨越了19-20世纪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恐怕是思想动荡和局势动荡最激烈的其中一个时代,同样也成就了它的经典。4、杨澜的书喜欢杨澜的书纯粹是因为喜欢她这个人,因为其实她本身文字方面并不是特别出色,她的《凭海临风》中,我甚至觉得吴征的序的文笔来的更好一些。还有《杨澜访谈录》以及其他一些她所做的节目的书籍(并非她所写,只是对节目的整理),能够找到的都拿来看过。还有她的电子杂志,也是每期都会看。她是一个极有思想的电视人,目光犀利,特别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不矫情,说出来的话常常都很容易能够切中问题的中心,看她的访谈,常常不觉得是访谈,而觉得是老朋友在谈心,我常常跟朋友说,面对这样的人,你有什么不会跟她说呢?她一口非常漂亮的英文也让我羡慕不已呵呵。既便是做那种容易走入俗套的节目,比如《天下女人》,她也会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人文关怀。最近还想去看看奥普拉・温弗瑞的传记,她是杨澜很欣赏的脱口秀主持人。5、张学良世纪传奇这部书的得来挺不容易,是唐德刚先生多次暗访张学良将军本人的录音带整理而成。这部书真实再现了很多当时的历史,也使我对张学良将军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变,的确是一个怀有赤子之心,心怀天下的人。现在期待着哥伦比亚大学待整理出版的一部张学良将军嘱咐一定要等自己去世后才能出版的更详细的口述历史记录。6、传记类的书一般都是挑自己感兴趣的人或者是一段时间内突然想好好了解一下的人的传记看。比如崔永元的,还有吴阶平教授的,还有曾经囫囵吞枣的读过一本梁启超写的《李鸿章传》,对这两个人物都很感兴趣,没太读懂,多了解一点相关历史再去读读。7、图穷对话录这是有段时间思考着是否要出去看看的问题的时候特意找来看的书,觉得这本书不光是针对出国留学,对于人生规划还是有很多理性的分析和闪光点的。值得一读。8、毛泽东选集原来对于这样的书总以为会是枯燥的教条或是理论之类的,后来考研的时候看到***参考书中的“毛泽东思想”节,对其中的一些分析拍手叫好,翻箱倒柜的把原来放在家中的《毛泽东选集》翻出来了。整个考研阶段,这本书就是唯一的一本课外书。常常读之忘形,反复咀嚼都觉得很有意思。其中对于各种问题的分析,条理清晰,比喻形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所读的篇目并不多,但是这本书的思考方式对我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至少教会了我如何全面客观的看问题。9、关于动物的书籍一直很喜欢小动物,虽然没有特意去找,周围如果有关于动物的书籍都会翻一翻,也发现这也是周围朋友们都很容易喜欢的书。最喜欢《所罗门王的指环》。10、笑傲江湖金庸小说中最喜欢的一部。最喜欢令狐冲这个角色,真诚坦率,随性随意,从不追逐任何功名利益。人生本就应该如此。11、房龙的书房龙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书随时随地都能够找到智慧的光芒,能够把很多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庞杂的东西系统化,看他的书就如同跟随着一位智者旅行,轻松而惬意。最近正在读他的《圣经的故事》,把圣经解读成一部犹太人的历史,我早就很赞同这个观点。12、周国平的书哲学和心理学是我一直刻意不去深入了解的两个学科,虽然喜欢,也仅仅只想浅尝。周国平的书正好可以满足我的要求。把哲学的理论运用到生活中,深入浅出的语言,却不乏犀利的蕴涵了很多哲理。13、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是不久前淘到的一本书。作者是傅国涌。晚清一直到解放前,是一段相当精彩的中国历史。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的一些小标题时,就吸引了我的眼球:...“袁世凯:传统型主角的近世标本...梁启超:进退之间的尴尬...宋教仁:健全的角色意识...蔡锷:不争主角争人格”尤其是对于袁世凯的这句评论,深合吾心。这本书的切入点很独特,分析问题果然也是高人一筹呵呵。有兴趣把他的另一本书《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找来看看了。还有许多的书,也许不一定是有影响,只是一段时间突然合了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也会找来看看。还有一些一时也想不起来了,太多就太杂了,就此搁笔吧。房龙不但会写还会画,这点是比较特别的也是我比较羡慕的,国外许多医学家自己会画手术解剖图,真是多才多艺,我的老板画的手术示意图也挺好,他的病历和手术记录要言不烦,图文并茂,上课时经常会画上一两幅图,免费赠送给听众。毛泽东选集上面有几位提到了,实际上毛泽东的最主要的哲学作品是《矛盾论》,从这本书中可以透彻地了解毛泽东的整个思想体系和渊源,对照他在现实中的作为也会恍然大悟。西门兄的养兔经真是快人快语,实实在在,跟我的一位同学大学毕业“开一爿包子店利己利人”的理想有一拼。孔老先生的人生理想大抵也只是穿着新衣春游而已。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禁想说几句.1给我映象最深的书是<<论语>>,这本影响了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书,夫子的温良恭谦,为了自己的理想奔波,不肯放弃,弟子们对智慧和理念的追求,被几千年后的一位哲人深刻的概括: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庄子>>儒家入世,可世道艰难,多少英雄不得志,多少将军不得见太平.庄子告诉人我们可以逍遥,不用凭借外物,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有人说庄子为我们的文学立下了根基,也为我们在生活之后找到一个休息的港湾.3<<心经>>老子说过,人之大患,在于有身.可佛家说了,你就算无身,一样要轮回于六道,不能解脱.两晋南北的战乱,儒家礼仪的奔溃,道家的不够精妙,为佛家的发展提供一个大好机会.南朝四百八十寺,不是虚说.人说般若可化为一本<<金刚经>>,<<金刚经>>可化一本<<心经>>.4<<西游记>>这应该是我看的第一本神怪小说.孙猴子的神通广大,反叛精神,看得幼年的我,目瞪口呆.那时的我还特意找了一根木棍,那就是我的金箍棒.5<<水浒传>>人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我看水浒时高中,正是被繁重的功课压得喘不过气,里面的英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令我神往之.那时老是梦见自己也上了梁山.可惜这是一个梦,也许这是每个中国人的英雄梦吧.cyberakewrote:房龙不但会写还会画,这点是比较特别的也是我比较羡慕的,国外许多医学家自己会画手术解剖图,真是多才多艺。好像西方人跟我们的思维方式有些不同的地方,他们多喜欢图像传达的信息或者用图像的方式表达想法。记得他们似乎有这么一句谚语:一张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cyberakewrote:实际上毛泽东的最主要的哲学作品是《矛盾论》,从这本书中可以透彻地了解毛泽东的整个思想体系和渊源,对照他在现实中的作为也会恍然大悟。记下了,等到将来感兴趣的时候找来看看。cyberakewrote:孔老先生的人生理想大抵也只是穿着新衣春游而已。想跟他一起游小小东方wrote:记得他们似乎有这么一句谚语:一张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似乎是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说:“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我么,书读的不少,但文革时只能读到一些特定的书。要回答“有影响的”,却折实有些难。大致的想,这样罗列:《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鲁迅选集》(小册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梦的解析》《可爱的祖国》(方志敏)《逻辑学》《茶花女》《红旗谱》不知道各位同意不同意,了解一个人,看他精读的书(专业书籍除外)至少与看其简历一样重要,搞这个活动之初,就想借机了解一下许多熟悉的面孔深处的内涵。我与天戈先生算是神交已久,我一直在猜想如果给他这个题目他会如何回答,我觉得有几本书他会列入的:毛选、马恩作品、鲁迅作品、形式逻辑,由于无法加密到300分以上,缺少了悬念,只好做马后炮了,不过回过头来看看还不算离谱。我本来猜想可能还有一部法律学一部经济学、社会学之类的书籍,没有猜对。cyberake斑竹,给你出道题,猜猜平一指斑竹看什么书,pm我好了。我今天想了一天(也不是一直在想,但是总惦记着如何完成这篇作业)我小学时代(72-78年),影响我最大的其实就是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前面两篇,我现在仍然能背诵.还有就是毛主席诗词.几乎公开发表的我都能唱能背.中学时代,(78-82),我中学全部只有四年,完成初中生高中,高中到高考),几乎是跑步读完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是对我人生有影响的.其他如四大名

本文由感康体检网编辑发表。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

最新更新

最新慢病护理

快速预约
友情链接